- on Fri 29 March 2024
Category: 迪迪杨油网
屏,古人最早称之为扆,是一种可用来装饰、遮蔽、挡风,及间隔空间的家具,能起到「景中有景,景外借景」的艺术效果。据《礼记·曲礼下》记载:「天子当依而立者,依,状如屏风,以绛为质……」,可见在周朝(公元前771-公元前256年),屏风是名位与权力的象徵,直立在皇座之後。时至汉朝,屏风的应用已极为广泛并普及,河南洛阳涧西七里河东汉墓亦有陶屏出土。到了晋唐时期,围屏、立屏、床屏等各类屏风更如雨後春笋般涌现。
直至宋元时期(960—1368年),屏风已发展成熟。王世襄先生在《明式家具研究》提到在宋元文献中,屏风是一个比较笼统的名称,泛指不同种类的屏具,从功能和造型上分为三大类:(一)座屏风(二)围屏(三)小型座屏风。中国明清家具汇典则指出屏风有独扇,也有多扇,多以双数,最多的围屏为十二扇,可再细分为(1)座屏(2)围屏(3)插屏(4)挂屏(5)镜屏。
就座屏而言,由於座屏一般以单数而立,以三扇或五扇为常式,故亦称为「三屏风」、「五屏风」。座屏多放在大堂或厅,常置在座椅之后,连皇宫内屏的陈设亦通常把座屏风置在宝座之后,不但可显示用家地位和财富、分割空间,相传更可阻挡外来邪气入侵。座屏中有一种小型的,可以放在牀榻上或桌案上,放在牀榻上称为「枕屏」;放在桌案上则称为「砚屏」。
围屏多以偶数组成,一般是四屏、六屏,最多为十二扇,又因为下无底座,故在陈置时需要摆放成曲齿状,或成围抱之势以稳放,得名为围屏。围屏既可折叠,又是居室中可移动的屏障。
插屏多为单扇,由屏面及屏座组成。屏面可装可卸,平时则插放在屏座之上,通体呈长方形,大多配以木座,形成一座垂直装置,大体上仍保持座屏的一般特徵。王世襄先生认为插屏为家具的由大缩小、削繁就简提供了证例。
至於挂屏已超出屏风的实用性,是一种悬挂在墙上的框式装饰物,有成对,亦有四屏,单双数皆有,据指与文人挂画习惯有些关联。挂屏式样千变万化,珐琅、点翠、染牙、书画、各类宝石、织綉、金漆,无一不用。
清中期之後,得益於玻璃镜子的传入,为数不少单扇座屏的屏心被改为镜子,成为俗称的「穿衣镜」
屏风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,与其他家具相互辉映、浑然一体,为居室带来雅致的艺术空间,呈现出宁静之美,和谐却不失大气。